康熙后期,将开矿改为禁矿,实行矿业政策的倒退,绝非出于孤立和偶然。由于土地兼并,吏治腐败,农民处境每况愈下,社会阶级矛盾趋于尖锐,小规模的农民暴动时有发生,成为康熙皇帝晚年的一大烦恼。这时,他对“闹事”异常敏感,倍加防范,凡事以“不生事端”为要。本来,随着矿业的发展,必然带来贫民越省流动,矿场聚集众多拟从事矿业的无业人民,完全可以理解。应当说,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前进中的正常现象。即使与政府之间,或矿民、流民之间,发生种种矛盾、纠纷,也不奇怪,可以在事业发展中不断地进行解决。但封建帝王还未重视起工矿事业,更不理解人民,难以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。他从清王朝江山的巩固出发,只能采取保守的政策。不仅矿业政策,其他对内对外政策也都有同一倾向。
关闭国门
自康熙二十三年(1684),康熙皇帝决定开海之后,我国与日本及南洋各国的贸易迅猛增加,中国东南沿海各省之间的贸易也呈现繁荣景象。商品交换互通有无,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。然而,三十年后,康熙皇帝改变了有进步意义的开海政策,再度实行禁海政策。这主要是由于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威胁所致:一是沿海一带日益增多的“海寇”;一个是西方殖民主义势力。康熙皇帝尤其担心这两种势力勾结起来会铸成大患,危害清王朝统治。在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情况下,只好选择封禁政策。